独治大明 第477节(3 / 3)
,他仅仅只是一个举人出身。
按着他举人的出身,如今能够呆在工部尚书的位置上都是天大的恩赐,谁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竟然被陛下破格入阁拜相。
到了此刻,他感受到皇恩浩荡,亦是愿意给予他如此待遇的帝王效死。
“贾卿执掌工部以来,诸多工程颇为顺利,明远宝船和蒸汽机更立下赫赫功绩!朕今特擢召入阁,此举既是表功,亦希望下面的朝臣以其为榜样。只要老老实实为大明做事,汝等将来亦能如贾卿这般入阁拜相!”朱祐樘的声音从阁楼上传来,显得颇有渲染力。
“原来如此!”
“贾俊当得起这个待遇!”
“明君在朝,吾辈之大幸也!”
……
在场的重臣原本还有些不服气给予举人官入阁拜相的待遇,只是听到朱祐樘这番话,整个人瞬间打起了鸡血,心里亦是纷纷感慨地道。
一个举人官老老实实做事都能得到如此殊荣,他们作为堂堂在进士官,将来如何不能入阁拜相呢?
“陛下圣明!”在内阁首辅尹直的引领下,所有的重臣规规矩矩地施礼道。
他们现在对朱祐樘唯命是从,既是受迫于朱祐樘如日中天的权势,亦是打心底敬重这位雄才大略且赏罚分明的帝王。
贾俊仅仅是举人出身,在接过代表成功入阁拜相的圣旨后,此刻已经感动到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正默默地细声哭泣起来。
刘瑾一直站在阁楼上的护栏前,手持拂尘淡淡开口:“汝等既然都已经看过了蒸汽机,不知对京津铁路项目怎么看呢?”
朱祐樘接过韩幼英纤纤玉手递送来的热茶,亦是默默地喝了起来。
运输,这是时代最大的成本,亦是最迫切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方向。
即便华夏花费无数的人力和财力修建了京杭大运河,但想要将粮食运到京城,同样需要耗费八成的动力成本,每年的支出便已经通过数百万两。
大明王朝初期所推出的开中法,此举其实同样是朝廷牺牲盐税解决运力问题,而这里的潜在开支同样达到几百万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