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9节(1 / 2)

加入书签

大义说尽,道理说尽,情感说尽。

但还是没有用,依旧满汉对立。

于是,不得不拆分,旗人归旗人,汉人归汉人。

折腾了半年,一万四五千人,死得就剩下九千人。

现在,终于重新融合了。

血淋淋的代价。

何苦来由,何苦来由。

但不经历这一劫,就没有真正的融合。

从今以后,谁敢再谈复辟八旗军?就连僧格林沁自己都不赞成了。

眼前这幸存下来的九千名旗人精锐,你让他们再谈八旗复辟?

……

京城,钟粹宫内。

慈安太后眼圈都哭红了。

都是在骗我,把我当成三岁小孩哄。

下旨让你荣禄去救僧格林沁部,你雷厉风行地出发了,但是在半路上却拖延了这么许久。

又是山洪爆发,又是暴雨倾盆,桥梁毁坏。

总之,开封战场就是赶不到。

景寿的守备师,速度就更慢。

叶赫那拉氏你当初答应我那么爽快,我还说真是好姐妹。

结果,你就是这样糊弄我?

后来,六百里加急一条接着一条。

苏曳出兵北上,击败了十几万叛军,拯救了僧格林沁部。

刹那间,给人感觉是荒谬的。

荣禄和景寿军队距离得这么近,却迟迟赶不到开封战场。

苏曳军队在南方,距离得这么远,整整几万大军,却赶到了。

拯救了僧格林沁部。

这些旗人精锐完全是你苏曳的绊脚石啊,你应该坐视他们灭亡的啊?

他们死光了,你应该高兴才是。

结果,最不该出手人的出手了。

而后,又一条条奏报进宫。

傅奇被杀了。

胜保被杀了。

旗人精锐新军一千名军官,被斩首。

尤其胜保被杀,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可是兵部侍郎,钦差大臣,你说杀就杀了。

但是,僧格林沁也跟着上奏。

傅奇,死有余辜。

胜保,违抗军令,骄奢狂妄,辜负君恩。

这一千名旗人军官,是他僧格林沁拟定名单,这群人被斩,完全是罪有应得。

这又是如同巨石砸入池塘一般,引发朝堂震惊。

僧格林沁,竟然赞同苏曳?

僧王,你可是僧王啊。

大清的擎天玉柱,威武不能屈的啊。

但不管如何,这一切都发生了。

而后,苏曳和僧格林沁联名上奏,山东、河南匪患已经全部消灭,南方发逆也已经彻底平息。

两名主帅,请求回师。

两宫太后回复,苏曳和僧王劳苦功高,为大清的江山社稷立下了不世之功。

京城已经准备了盛大的凯旋大典,迎接两位主帅回京。

……

而后!

苏曳和僧格林沁,率领帝国第二师,第四师,第五师,第六师返回天津。

王天扬率领第一师,返回九江。

马新贻,袁甲三,王有龄部,率领近两万军队,返回驻地。

太平天国整个班子投降了苏曳,这一次苏曳带领李秀成、陈玉成、林启荣三人作为代表进京。

这个态度,当然是蛮横的。

就是要让朝廷全盘接受,让三人作为代表出现在朝堂上,接受两宫太后的册封。

不管你们愿不愿意接受,这些人都会同朝为官。

几日之后!

第四,第五,第六三个师,进入天津兵站。

继续之前的训练。

原本就只训练了半年多,而且还进行了一次分裂。

尤其是九千多旗人新军,荒废了那么久。

这一次,要彻底训练出效果,全部达标后,再正式成军。

在天津,苏曳上奏,请求第二师全体进京,镇守京师。

僧格林沁在这份奏章上进行联名。

原本苏曳的新军,大概有四千人在京城,剩下就是张国梁和冯子材的一万六千人。

而现在满编的第二师,整整有一万四千人了。

如果全部进京的话,那苏曳对京城的控制就更深了。

但是,两宫太后很快就有了回复。

照准!

请第二师全体官兵,参加凯旋大典。

……

两日后,苏曳率领第二师一万四千人,浩浩荡荡离开天津,前往京城。

而此时!

京城已经准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凯旋大典。

永定门外,已经搭建了前所未有的高台。

京城的所有勋贵,全部到场。

小皇帝带领着的文武百官全部到场。

之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