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 第538节(2 / 3)
东总督,后因功官拜兵部尚书。
在兵部尚书任职这些年,虽然刘宣没有立下显赫的军功,但大力发展京卫武学,为大明培养了无数的优秀将领。
这位从马厩走出的兵部尚书,为大明王朝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但可惜难逃生老病死。虽然他因病已经决定辞官归里,但病死于路上。
现在接任兵部尚书的是辽东总督张锦,张锦在任期间不仅让整个东北地区安宁,而且地盘不断扩大,让大明的疆土东接日本海。
除了兵部尚书外,六部侍郎的变动自然是更大。
表现优秀的六部侍郎外放地方出任督抚,像户部侍郎钱森和工部侍郎于铭都已经外放,而他们的位置亦是被新生力量所填充。
“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首辅尹台等重臣看到皇帝出现,当即规规矩矩地跪下来道。
严嵩虽然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但真正面对从外面大步走进来的弘治皇帝,整个人亦是匍伏在地上。
当年他能够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在十二位最顶尖的人才中钦点探花,正是全拜眼前这一位帝王所赐。
现在再度见到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却是打心里的忠诚,只希望将来能够有机会入阁拜相成为皇帝的宠臣。
身穿龙袍的朱祐樘已经从当初十七的年轻人步入了青年序列,虽然养尊处优的生活让他皮肤白皙,配合着清秀的五官仍旧是年轻帝王,但整个人所散发的帝威不比当年的太宗皇帝弱。
御书房这种场景早已经司空见惯,他跟往常那般沿着楼梯登上阁楼,而后由着这帮重臣在下面商讨政务。
现在最让他在意的是海洋霸权,还有便是支持大明王朝控制全世界地盘的粮仓,而今日重要议题之一正是美洲粮仓。
朱祐樘来到自己固定的茶几前,看到茶水已经备好,便轻轻地挥了挥手。
身穿斗牛服的刘瑾手持拂尘,站在阁楼的护栏前:“诸位大人,请开始议事吧!”
内阁首辅尹台是文武百官之首,此次同样是由他主持会议,而第一项则是有关山东孔家的议题。
刑部尚书宋澄这段时间都在山东主持大局,对孔家的情况是最为清楚,所以在这里将所有的调查结果进行公示:“孔氏虽为圣人后裔,然千年传承,不过一地方豪强。百姓受其凌辱,敢怒而不敢言。孔氏有子弟,横行街市,抢夺财物,甚至辱人妻女,无所顾忌。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孔氏之恶,人神共愤……”
面对着在场的重臣,他并没有维护孔氏的颜面,而是将自己的观感和调查的结果都纷纷拿出来摆在大家的面前。
“孔弘禇竟然还敢草菅人命?”
“毒杀自己父亲,这当真是亘古未闻之事!”
“用自己妻妾引诱自己的侄子,当真是禽兽所为!”
“何止孔氏嫡系如此,那些旁系所做的恶行同样令人发指!”
……
在场的重臣得知孔氏的种种恶行后,虽然早已经知晓孔氏子弟在山东欺压良善之事,但此刻亦是难掩义愤填膺地进行批判起来。
只是仅仅批判并不是这场最高会议的目的,他们要拿出真正的处置方案。
在半炷香的商讨过后,由内阁首辅尹直陈述了商讨的结论:“陛下,臣等以为圣人一脉失德,又有抗旨和殴打天子亲卫的谋逆之举,故臣等以为衍圣公除爵,相关人等严惩不贷!”
话音刚落,王越等重臣当即一起表态:“臣等附议!”
这……严嵩并不属于最高会场的与会人员,而今看到满朝的重臣既然一起附议对衍圣公除爵,却是不由得暗暗地咽了咽吐沫。
虽然他早些年便得知衍圣公一脉的恶行,只是那帮人终究是圣人后裔,身上流着圣人血,所以并不敢多加指责。
只是没有想到,而今的满朝重臣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能够坚持着公义,竟然敢于提出废爵的方案。
不过在这一刻,他明显感觉到现在的大明王朝确确实实不一样了,起码在场的重臣都拥有着一颗敢于做实事的心。
“准奏!”朱祐樘对最高会议这个决议显得十分满意,亦是痛快地点头通过。
内阁首辅尹直等重臣再度郑重一礼:“陛下圣明!”
随着第一个议题结束,接下来便是美洲粮仓一事,这将是大明王朝迈向世界的一大步。毕竟华夏历史已经证明,依靠中原运粮模式的统治并不长久。
现在大明王朝决心要一统四大洋,那么需要保障粮食安全,而隔着太平洋的美洲更是需要一个堪比东北的大粮仓。
经过这几年时间的考察,美洲总督府已经将美洲沿海的情况大致摸清楚,对修建美洲大粮仓的方案反复进行论证。
尽管华夏一直以中原为傲,以地大物博而自豪,但随着不断对海外探索,亦是意识到海外一些土地的条件其实并不差。
别的不提,单是金银而言,原本缺金少银的华夏,结果南洋的吕宋有金矿,日本的石见有银矿,而隔着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