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独治大明 第485节(2 / 3)

加入书签

纷恭敬地施礼。

在敲定一些细节后,省亲的事情便落实了下来。

随着众重臣纷纷从西苑离开,此次最高会议的决议便下达各部,而征讨琉球国成为时下最重要的国事。

京城,镇东伯府。

这是一座新宅子,虽然位置已经偏离王府街,但在这个寸土寸金的京城,已经算是十分难得的赐宅。

王震东已经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由于生得浓眉大眼,整个人显得十分的威风,而板着的脸给人一种威压。

今日京卫武学那边没有安排课程,故而他亦是忙里偷闲训练自己的儿子,扮演着一个严父的角色。

“一百零一!”

“一百零二!”

“一百零三!”

……

王虎艰难地练着俯卧撑,额头不断地渗出汗珠子,而整个人都被自己的汗水打湿,但还是咬牙坚持着。

“练体固然重要,但亦得练脑,还需要练心!为父不管你将来是成龙还是成虫,但给老子记住,绝不能做苏灿那种二五仔,不然老父在泉下亦提刀斩了你!”王震东居高临下地望着地上的儿子,又是认真地告诫道。

王虎的脸上都是汗水,但还是咬着牙回应:“孩儿谨记!”

“你好不容易放假在家一日,平日天天拿你那帮学员撒气,现在又拿儿子撒气,就不能让他消停一日吗?”王母端起酸梅汤过来,却是为自己儿子说话道。

“慈母多败儿!”王震东瞪了一眼自己的夫人,便是无比认真地道:“现在圣君在朝,正是吾辈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赵承庆不仅是靖国公,而且如今进入军机阁,连铁象山那家伙都封了侯,咱王家如何能懈怠!”

“一百一十!”

“一百一十一!”

“一百一十二!”

……

似乎受到了刺激般,王虎亦是继续坚持着,眼睛闪过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这些年跟随父亲南征北战,让他远比同龄人更加成熟,既希望能够为大明开疆拓土,亦是希望帮助父亲更进一步。

正是这时,管家急匆匆地跑过来汇报:“老爷,刚刚宫里来人,请您即刻随他入宫面圣!”

“来了!”王震东得知皇帝召见自己,心里顿时一阵狂喜。

虽然他并不反感皇帝在免去他蓟镇总兵一职后,将他安排进入京卫武学对优秀的生员授课,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这帮朝廷培养的优秀人才,但相对于这种平静的生活,更加渴望上战场为朝廷建功立业。

帝心难测唯有奋力拼搏!

夕阳的余晖洒在紫禁城那面宫墙上,金色的光芒与历史的厚重交织在一起,斑驳的红墙仿佛正在讲述往昔的故事。

镇东伯王震东跟随太监前来面圣,只是并没有从右边的西华门进入紫禁城,而是从左边的西苑门进入西苑。

“伯爷,请跟我来!”

小黄门看到镇东伯到来,亦是十分尊敬地道。

镇东伯王震东已经换上隆重的朝服,轻轻地颌首。

虽然这并不是第一次单独面圣,但此刻心脏还是砰砰地剧烈跳动,竟然有一种当年初上战场时的紧张感。

尽管他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甚至不畏惧死亡,但唯独敬佩这位缔造大明王朝如今盛世局面的弘治皇帝。

即便弘治皇帝早前有种种的黑历史,但看着如今整个大明的变化,弘治皇帝在他的心里宛如日月般的光彩夺目。

“伯爷,这边请!”

小黄门看到王震东竟然想要进入养心殿,当即进行提醒道。

咦?

镇东伯王震东刚刚有些失神,先是微微一愣,旋即便反应过来,跟随前面的小黄门走向那个曲径回廊。

当今天子酷爱垂钓,今天下莫不以此为风尚!

一直盛传皇帝在黄昏时分都会在太液池垂钓,而这个时候召见的臣子都会被召到此处,镇东伯王震东显得后知后觉地走上回廊。

却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今日亦是有幸在听潮阁面圣。

八百亩太液池平静的湖面上,夕阳的余晖铺就了一条金色的水路,波光粼粼,像是镶嵌了无数颗金色宝石。

几只夏燕低飞掠过水面,在湖中激起一圈圈涟漪,打破了湖面的静谧,却也给这座湖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

远远地,镇东伯王震东先看到那座高耸入云的听潮阁,而后便看到弘治皇帝坐在钓鱼亭悠闲地坐在太液池边钓鱼。

夕阳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天子弘治的身影在湖光山色中显得格外安详,亦是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世人都说玩物丧志,但钓鱼风靡于大明后,反倒让越来越多的权贵寄情于山水,从而少了作恶的时间。

因皇帝而诞生的尼龙,不说现在尼龙已经是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尼龙鱼线的普及,大大增加了百姓的捕捞能力。

以前草鱼得卖出好几文钱一斤,但现在一文钱一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