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 第460节(2 / 3)
大明王朝的整体战力一直都在蒙古之上,只是打仗从来都不是单纯战力的比拼,而是各种战术的灵活运用。
蒙古人在偷师《孙子兵法》后,亦是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运用到极限。
他们利用自己的机动力能够,在大草原不断创造出以多打少的局部战场,一旦明军大部队过来便开跑。
朱棣时期的大明军队可谓冠绝天下,只是头三次北征还能有成果,后面两次人家压根不跟明军正面进行碰撞。
大明即便增加兵力打算以十倍围之,但人家是闻风而逃。
行军打仗需要的是精粮,特别提升马匹的运动量,吃的精粮更是成年男子的十天量,出动一次便是一次巨大的损耗。
正是如此,他们固然可以效仿朱棣那般出动几十万大军征讨亦不剌因部,但不得不考虑亦不剌因部打定主意举部北迁的糟糕情况。
一旦人家北迁了,不说根本无法完成歼灭目标,亦会白白浪费一笔天文数字的粮食,而这会成为大明的财政负担。
朱祐樘并不希望此次仅仅是一个找回场子的复仇,捏着茶盖轻泼着滚烫的茶水道:“北面自然要防,甚至可以考虑他们会这样做!朕成立军机处,此次将你们叫过去,除了跟你们相商征讨亦不剌因部的方略,亦是希望你们军机处能够打响第一炮!”顿了顿,便将目光落到张永身上:“张永,朝野对你的非议最大,所以朕希望你能在这一战好好表现!”
问题永远不可能避免,现在自然还得着手于解决,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始终是人。
朱祐樘深知自己知识的局限性,只是自己是大明的皇帝,天下的人才皆为自己所用,所以问题自然是要交由军机处去想办法了。
大明现在最大的依仗是国库充足,不仅培养出能征善战的军事人才,而且已经拥有出关作战的能力。
只要他们的战术运用得当,凭着大明王朝如今的军事实力,却未尝不能全歼亦不剌因部,从而大大削减蒙古的整体实力。
虽然他现在娶了北妃,跟北妃还有了孩子,但满都海都不可能放弃图谋中原,自己又怎么可能真放弃蒙古的版图呢?
正是如此,他这个皇帝只需要决策正确,而想办法的事情可以移交给新成立的军机处。
“奴婢定不负陛下所望!”张永想到自己进入军机处所遭遇的非议,亦是郑重地表态道。
王越和赵承庆亦是想到了自己的责任,作为军机处的第一届成员,他们亦是有义务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军事能力。
在这种探讨的氛围中,征讨亦不剌因部的方略一点点敲定,在真正制定战略环节的时候,无关紧要的宫女被勒令离开。
西苑门外,常经所统领的金吾卫正在尽忠职守地戒卫,哪怕一只麻雀飞进来都十分警惕。他们的存在,宛如给这座皇家园林加了一道坚固的屏障。
一阵春风吹过,太液池的水泛起一片涟漪,这方天地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而东岸金碧辉煌的宫殿早已经融为一体。
在夕阳染红的养心殿内,朱祐樘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既然如此,那么此次的行动便称之为牧羊计划!”
他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每一字每一句都承载着国家的命运。
“陛下圣明!”王越三人感受到皇帝的野心,当即便是拱手道。
他们亦是感受到作为军机处成员的压力,跟仅仅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内阁不同,而今他们不仅肩负着国家的安防,同时还要制定严谨的扩张计划和军事行动。
靖国公赵承庆在离开养心殿后,并没有返回军机处,而是直接离开了西苑。
当天傍晚,他便策马离开了北京城。
军机大臣不仅需要拥有参与军事决策的能力,而且还需要上阵指挥,而他们将是大明王朝版图扩张的最强助推器。
张永亦是回到了驻扎在北京城北面的神盾营中,亦是拿着皇帝的手令命令军队开拔。
三月的京城,迎来一个春雨绵绵的时节。
不仅整个北直隶,乃至整个大明,此时呈现着一幅幅春耕的忙碌景象。
如今黄河得到有效的治理,各地官府都拥有更充足的水利工程预算,虽然大明无法避免自然灾害,但亦是最大限度地推动农业发展。
尽管宝种已经从美洲大陆带了回来,但如今主要种植于皇庄中,想要推广到整个大明王朝还需要数年的时间。
只是大明的金融和税收体系得到了改善,百姓的税负明显减轻,加上海上贸易带动手工业的发展,整个社会都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经过几日的春雨后,京城亦是迎来了一个春光明媚的好天气。
夕阳西下,整个西苑笼罩在一片金色的余晖之中。天边,那一片火红的霞光如同燃烧的烈焰,绚烂而热烈。
在这霞光的映照下,太液池的湖面仿佛被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金色,波光粼粼,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此刻的西苑,仿佛变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那夕阳、霞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