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 第276节(2 / 3)
城国王古来此次亲自来京祝贺。
随着献礼的环节结束,后面的赐宴跟往年般举行。
文武百官和外国使臣面对送上来的佳肴,心里十分清楚这里根本不是吃饭的地方,宛如提线木偶人般遵照礼仪。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朱祐樘看着眼前熟悉的场景,只是人员总归有所变动,像刑部尚书杜铭已经不在这里了,心里不由得生起几分感慨。
新年的第一天,充斥着一股喜庆的味道,哪怕皇宫内都能偶尔听到炮仗声。
在结束大朝会后,朱祐樘乘坐龙辇返回乾清宫,却是知道自己迎来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长假。
虽然作为皇帝不可能受到约束,但自己的肩上终究肩负着华夏振兴的使命,所以平日都是认认真真地处理政务。
现在则是完全不同,接下来可以光明正大地抛开所有烦心的政务,安安心心地享受整整六天的帝王级假期。
树欲静,风不止。
仅是假期的第二天,整个紫禁城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吱……
明明还是中午时分,但皇宫的四个大门纷纷紧闭,常凤更是亲自带领人员离开了午门。
“所有人不许靠近宫后苑!”
“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所有人不许多问!传陛下口谕,所有人通通返回自己的住处!!”
……
郭镛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可以说是宫廷的大总管,此时亲自领着人员对宫廷中的人员进行安排,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紫禁城,东暖阁。
身穿常服的朱祐樘脸色凝重,坐在珠帘后面一言不发。
两个老御医被小太监领进来,显得恭恭敬敬地跪礼道:“回禀陛下,病情已经查清!”
“那个宫女得的是什么病?”朱祐樘端起茶盏,显得不动声色地询问。
最年长的崔太医咽了咽吐沫,显得小心翼翼地道:“回禀陛下,经臣跟李太医的经验判断,此人正是天花!”
此话一出,刘瑾等太监心中顿时大骇。
天花在古籍中并没有记载,大概是在东汉时期传入华夏。
据史书记载,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曾南征交趾,抓获了大批俘虏。没多久,俘虏中出现的天花就开始流行开来。
因天花感染者在发病时全身都会布满红疹,然后结痂,最后会在脸上留下永久性的瘢痕,甚至直接导致死亡。
由于这种疾病是由战场上的俘虏带来,所以最初称为“虏疮”。
人一旦感染上天花,除了依靠自身免疫力和缓解症状的药物之外,没有方法可以根治。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也会因为全身红疹留下疤痕,“天花”因此得名。
正是天花具有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的特点,重型天花病死率约为255%,故而世人一直是闻“天花”色变。
却是谁都没有想到,如此恶毒的传染病竟然出现在皇宫大内中,而今更是有可能会危及到皇帝的性命。
“天花?好端端的,皇宫之内怎么会突然出现天花?”朱祐樘隐隐觉得事情有点古怪,当即便认真地质问。
崔太医咽了咽吐沫,却是硬着头皮回应:“臣不晓得天花是从何处而来,只是这种病可以通过人畜传染,简直是防不胜防!”
“按一贯的惯性,皇宫遇到天花该如何应对?”朱祐樘知道眼前的太医解除不了自己心里的疑惑,便缓和语气进行询问。
崔太医对这个事情自然是知晓,便如实回答:“所有人员都勒令暂时呆在自己的居所,减少人员间的流动。若是发现新病例即刻进行隔离,同时安排人员进行消毒,而宫内还得设置一个临时的医治室……”
“既然如此,先按以往的章程进行办理!”朱祐樘知道古人的经验值得采用,扭过头望向刘瑾:“传朕的口谕,各所要勤通气,多用肥皂洗手,别人的衣服不许乱穿!”
刘瑾知道事情非同小可,当即恭恭敬敬地道:“奴婢遵旨!”
“崔太医,朕会不会染上天花?或者朕现在其实已经染上天花了?”朱祐樘深吸一口气,问出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
哪怕作为堂堂的帝王,但在这种无法医治的疾病面前,其实仅仅只是一个弱势的个体。在这穿越两年多的时间里,自己可以说是面临死亡最近的一次。
且不说自己的喉咙有点干燥了,哪怕真的没有什么问题,但天花的潜伏期是7到17天,却是根本无法保证自己现在是否还安全。
一旦自己真染上了天花,那么这些年所做的努力恐怕全都要白费了。
崔太医旁边的李太医进行回答:“陛下,臣刚刚诊断陛下龙体正常,并没有发热的症状。只是近期当少行房事,一是陛下的精气已经有所损亏,二是为防传染不可跟妃嫔再行接触!”
“你们都下去吧!”朱祐樘知道没有出现病状前大概是看不出来,便轻轻地抬手道。
原以为自己只要老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