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独治大明 第232节(3 / 3)

加入书签

快试图推给外界正在乱传的谣言,但自己却洞悉到她对此事很是肯定。

尽管自己对此事已经有了心理预期,但看到眼前朱骥要告老还乡的辞呈,心里还是久久不能平息。

“陛下,重庆公主怎么会提前知晓?”刘瑾咽了咽吐沫,亦是说出自己的疑惑道。

朱祐樘将朱骥请呈的奏疏放下,显得自嘲地笑道:“京城这一张关系网比朕想的要复杂,亦比朕所想要更大!”

明明不会产生交集的锦衣卫指挥使和堂堂的帝国公主,结果没有什么存在感的重庆公主提前知晓这么重要的事情,皇亲、国戚、武勋和文臣很可能一直处于一张关系网之中。

“陛下,那现在该怎么办?”刘瑾意识到问题比想象中严重,便认真地询问。

朱祐樘并没有往深处去想,伸出手指点着朱骥的辞呈道:“他这是准备跑路了,自然不能让他如愿!”

他之所以选择隐忍朱骥这么久,一直看着乌烟瘴气的锦衣卫胡作非为,为的不正是要让朱骥在锦衣卫的位置上被自己绳之于法吗?

现在朱骥似乎已经察觉到危险,却是选择要跑路,这无疑是要打乱自己的全盘计划。

若自己现在同意朱骥的辞呈,即便自己随后找出锦衣卫同知杨汉站出来指证,恐怕朱骥早已经是逃之夭夭了。

帝出于谦,天意冥冥

“陛下,奴婢这便领人前去将朱骥逮到东厂?”刘瑾听到不能让朱骥跑掉,顿时心领神会。

朱祐樘差点没将刚刚送进嘴里的茶全喷出来,目光充满幽怨地望向刘瑾,没有想到这货压根没自己想象般聪明。

只是这种智商似乎才更加符合历史,不然不可能天真地派文官前去整屯军屯造福大明,结果反被整个文官集团构陷谋反。

“陛下,奴婢难道哪里说错了?”刘瑾注意到朱祐樘的反应,顿时心虚地询问。

朱祐樘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放下,便淡淡地表态:“孙交给了东厂,李敏亦交给东厂,东厂给朕审出什么了?现在朕真允许你们对朱骥严刑拷打,你们能保证让朱骥招供一切吗?”

按说,既然已经怀疑到朱骥身上,只需要下一道旨意将朱骥抓起来严刑拷打,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是汪直不在京城,加上东厂那帮人办事比锦衣卫其实好不了太多,他还真信不得现在东厂那帮人能强行撬开朱骥的嘴。

抓人审讯固然是一件动动嘴皮子的事情,但如果总是冤枉无辜之人,或许让“无辜的人”惨死狱中,其实会产生一种不良后果。

哪怕自己不介意做一个大开杀戒的暴君,但完全不讲规矩的帝王注定是离心离德,换不来真正为自己拼命的打工人。

作为帝王处决任何一位重臣,其实只需要一个借口即可。

英宗因怀疑于谦欲立襄王之子便杀了于谦,崇祯因怀疑袁崇焕投靠努尔哈赤便斩了,甚至斩杀岳飞可以用莫须有。

朱祐樘终究是想要带领华夏走向世界之巅的帝王,现在并不是需要快刀斩乱麻的王朝末期,所以最好的做法不是因疑便屠,而是要设法查出能够令天下人信服的罪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